截止至2023年1月底,全世界共有51.6亿网民。互联网改变了地球人的生活,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,例如网络暴力。
什么是网络暴力?具体而言,网络暴力是指指借助各类互联网平台或技术,对受害者进行谩骂、抨击、侮辱、诽谤等,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、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不良影响的行为。
常见的网络暴力行为包括语言谩骂、含有恶意的照片或视频、报复性色情内容(在网上发布他人的隐私照片或视频)、威胁恐吓、人肉搜索、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谣言等等。
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2022年6月30日的报告,中国有近三成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暴力,68.48%的青少年在社交媒体平台遭受了网络暴力;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开展的“青少年网络安全研究”调查数据,17.4%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遭受过网络暴力;根据美国反诽谤联盟2022年5月的最新调查结果,41%的美国人称他们经历过网络仇恨或骚扰;根据英国卫报2022年11月的报道,3/4的女记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过网络暴力,其中25%的人遭受过包括死亡威胁在内的身体暴力威胁,18%的人曾经遭受性暴力威胁。在互联网行业高度普及的当下,来自网络暴力的压力已经变得非常严重。网络暴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国人民的正常生活。
很多人因为不堪忍受网络暴力带来的压力,而选择自残或自杀。长期处于网络暴力之中会对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,可导致诸如心脏病、失眠或抑郁症等疾病。由于网络暴力源头难以追溯,定义非常模糊,所造成的伤害难以进行评估,所以政府和法律也很难完全消除网络暴力。
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遭受网络暴力呢?
- 对于个体而言,面对网络暴力,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自己和家人的隐私。以防止这些个人信息被坏人利用。如果您想发布含有个人隐私的内容,我们建议您把它写在自己的本地日记app(例如iTwi、TwiNote等等)、或者干脆写在纸质日记本里。对于照片或视频,您可以把它存在您的手机相簿里,并不一定非得在网上公开。
- 删除自己之前发布的含有个人信息的文字、图片和视频。
- 发表争议性言论时,要友好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,不使用脏话去攻击别人。
- 如果平台支持匿名,尽量匿名发布信息。
- 如果没有必要,尽量不要与他人争执,不要主动去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。
- 将一些有恶意的人提前加入黑名单,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。
- 设置复杂的登录密码,以防止自己的账号被他人盗用。
- 尽量不要在一些不支持实名认证的平台发布富有争议性的信息,以防止惹火烧身。
- 多到线下去交真实的朋友,去亲近大自然,你会获得更多快乐。
如果你遭受到网络暴力,请保持乐观和积极,毕竟扔掉手机,远离互联网,你也可以生活得很好。如果你面临严重的网络暴力,请及时报警,并且联系政府有关部门,请求他们的支持。